365体育官网

所在位置: 首页>清风廊>邢襄廉谱

上谏忠言下恤百姓的崔郾(清河)

来源:邢台纪检监察网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2-28    字号:

  崔郾(768-836年),字广略,唐代清河东武城(今河北清河县)人。他身材魁梧、相貌英俊,神态庄重高雅,史载人常远望仰慕却不敢轻易亲近他。崔郾于贞元十二年(796年)考中进士,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。

  崔郾在吏部为官期间,以正直公允著称。每次选拔官吏,他都亲自把握考察标准,褒扬贬黜官员之事也处理得很得当,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基本不会遗漏,选拔人才任贤唯能,为一时所称颂。他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,认真的态度令人极其敬佩。

  忠于职守 上谏忠言

  元和十五年(820年),崔郾担任谏议大夫。时穆宗登基,荒废政务,沉溺于游猎,在宫中恣意放纵,很少按时上朝。崔郾作为谏官,觉得有必要进行劝说,他联合同僚从祖上基业、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宗勤于朝政,说:“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,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与众多的百姓,天下安定还是混乱,都系在皇上您一人身上。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,地广千里,各藩镇躁动不安,随时有可能失去,百姓民不聊生,没有积蓄。内忧外患之下,希望皇上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有幸。”穆宗听到这样的一番话很动容,答复说“当依卿言”,并提拔他为给事中。

  长庆四年(824年)穆宗去世,敬宗继承帝位后,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,不久又升任他为中书舍人。官员升迁本是好事,但是他入宫谢恩时却说:“皇上让我担任讲学士,已经半年时间,您却没问过我一次经书义理。臣下没有功劳,有负皇上的恩典。”敬宗听后惭愧地说:“我不久以后一定向你请教。”当时,崔郾的同僚高重恰好也在旁边,趁机进言说:“皇上乐意向善却没有咨询什么,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。”敬宗即表现出自责之态。后来,崔郾与高重将《六经》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,进献给皇上,以便于皇帝阅读思考。

  一心为民 下恤百姓

  崔郾在朝为官时忠于职守,敢于谏言。外出任地方官时,他亦坚守本色,体恤百姓疾苦,推行善政。

  崔郾升任礼部侍郎,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。先前,地方上供朝廷的财物缺乏,就剥夺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的费用,一年大概有八十万钱。崔郾看不惯这种做法,说:“官吏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,哪有精力抚恤百姓呢?我一个人不能治理好地方,怎么能会使自己富厚呢?”遂缩减官府日常费用代替上供的缺额。

  不久,皇上下诏将征收的粮食运到太仓,一年有数万石,老百姓要用车子把粮食运到河边,十分辛苦。崔郾体恤百姓,从实际出发,派人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粮,修建通道将粮食装入漕运船,切实减轻百姓转运的辛苦。

  崔郾后又历任浙西观察使、检校礼部尚书等职,开成元年(836年)死于任上。他死后被追赠为吏部尚书,谥号德。(清河县纪委监委供稿)

CopyRight 2015 www.xtsjw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(C )中共邢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邢台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04731号-2

冀公网安备 130503020004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