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体育官网

所在位置: 首页>清风廊>邢襄廉谱

“万家生佛”朱正色(南和)

来源:邢台纪检监察网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7-04    字号:

  朱正色(1538年—1606年),字应明,号和阳,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。明万历甲戌年进士,历官县令、兵部员外郎、兵备佥事、兵备副使、巡抚、右副都御史,官阶正二品。他能文能武,平定叛乱、治理黄河,被当地百姓尊奉为“万家生佛”;他曾在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故里为官,张居正曾夸赞说,“吾县二百年间,仅见此官,一尘不染,百废俱兴,非常品也”。朱氏后裔留有朱氏家训:

  木有其本 水有其源朱氏家族 代代相传 始祖伯占

  分支繁衍 七世正色政绩斐然 偃师吏治 江陵锄奸

  黄河益民 肃州靖边浩然正气 万民称赞 吾辈子孙

  德孝为先 团结邻里善待老残 互忍互让 其乐无限

  遵守法纪 心阔胸宽艰苦创业 克勤克俭 光宗耀祖

  朱正色自幼在父母的教导下习文练武,聪明过人,勤奋好学,德才兼备。他8岁就读私塾时,进步神速,且还要求增加课程。其启蒙老师误认为他扰乱秩序,非常生气,可时间长了,老师发现他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和他一起学习的儿童,方才认识到朱正色乃一奇才,随对他因材施教,加倍培养。从此,他的学业猛进。十二岁入县考,十三岁就府第,补博士弟子。1574年(明万历二年)进京会试,一举中第进士,被选派到河南偃师任知县。朱正色到任河南十个月后,调任河南卫辉府汲县知县,还未到任就被已是当朝首辅的张居正选中,而改任湖广荆州府江陵县(张居正的故里)知县。当时江陵县留任的旧吏对他说,应到京面谢张阁老。朱正色却说:“我出任江陵,是为百姓兴利除弊,初到任,尚未给百姓办事,就去献媚上司,这种恶习从今要丢掉。”朱正色在江陵期间革除弊制,一时间江陵百业兴旺,呈现出一片升平景象。在他调离江陵县时,万人送别,依依不舍。当地百姓还为他立碑,以供纪念。

  1585年(万历十三年)正月初二日,朱正色奉命到甘州(银川)肃州上任,整顿兵备,参加宁夏平叛。宁夏前任巡抚遇害后继任宁夏巡抚。

  宁夏的刘东阳等原地方官吏,野心勃勃,企图称霸宁夏,拥有叛军10万余人,已占据40余城,百姓怨声载道。朱正色单骑赴银川率军作战,用水攻、离间等战略之计,奋战两年,平定叛乱,收复宁夏。时人评价其有“子房之帷幄多筹,仲淹之甲兵夙富”的韬略。

  之后,朱正色继续留在宁夏,助耕田、治黄河,把南和的棉花、粮食种子运到宁夏,帮助百姓耕作,医治战争创伤。并引黄河水灌溉农田,使千万亩荒地变成了良田,宁夏遂富足稳定。人称“天下黄河富宁夏”,就是朱正色治水的结果。他还曾向朝廷提出十条治水建议,朝野上下盛誉其为“十道本”。当地百姓称朱正色是“万家生佛”,寓意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。

  但是,在接下来的封赏中,其他将帅纷纷邀功请赏,得到很多名利,只有朱正色泰然处之,自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,仅升朱正色为副都御史,世袭锦衣卫百户。皇帝食言,当时朝中有很多人为他鸣不平。

  后来,当万历皇帝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,顿觉有愧怍之意。除严责兵部不如实汇报外,更加赏识朱正色的宽厚为人。特颁圣旨,在朱正色的家乡南和为朱家建立了三座高大的石牌坊,并亲书“平定边疆坊”、“金吾世胄坊”、“天恩覃敷坊”以旌表其功。在朱正色去世后,又特批白银几十万两,为其营造了高规格的陵墓。明亡后,加之战乱灾荒和岁月侵蚀,朱正色墓也倍遭破坏。建国后,朱正色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维护。

  朱正色在外为官几十年,虽然政绩卓著,但是这期间,他的两个孩子因灾荒在家乡夭折,他的父亲也因长期思念儿子而双目失明,因此,已是满身疾病的朱正色告退还乡。

  朱正色回到南和家乡后,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。他还利用自己的身份,积极与邢州官府协调引百泉水以济南和,使南和县成为北国江南的富庶之地。 他在家乡建了一座书院“十方院”,教书育人。他教的弟子中有两位官居二品,七品以上者达数十人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。(南和县纪委 搜集整理)

CopyRight 2015 www.xtsjw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(C )中共邢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邢台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04731号-2

冀公网安备 13050302000479号